釣魚玩家FB社團、Line群組、Youtube頻道
返回列表 發帖
Facebook Plurk Twitter Google

台西近海的漁獲與圖鑑-2011/3/21

本帖最後由 黑鯛阿丁 於 2011-3-21 21:02 編輯



銀雞魚俗名:大型的銀雞魚被南部高雄台南的釣友習稱為「抬額」【加鱸仔】,雲嘉釣友習稱為「石鱸」,中部地區釣友習稱為「金陵」。
本魚種極易與星雞魚混淆,欲辨識這兩種魚的釣友,請自行查閱《臺灣魚類資料庫》或《李嘉亮先生編著之台灣常見魚類圖鑑4.砂質海濱魚》戶外生活圖書公司出版。



花石鱸【細鱗石鱸】
俗名:加志
─幼魚至成魚體型、顏色的變化─
細鱗石鱸是台灣很常見的一種石鱸,從幼魚至成魚體型體色多變化,幼魚體黃有三條寬黑縱帶,十多公分後黑縱帶變窄且多條,底色呈銀灰雜黑點,成魚無縱帶且黑點轉為黃色,老成魚黃點消失僅餘背部及尾鰭有黑點分布。
本種魚的體色會隨著成長而有相當大的變化,幼魚期,此時身體兩邊各鰭有三至五條黑黃相間的縱帶,腹部則為黃色;隨魚體成長,其縱帶開始轉變成黃褐色或黑色斑點縱列於體側與各鰭上,體色也慢慢轉為銀灰色;到了老年時,身上的斑點幾乎全部消失,只剩下頭部及背後還有一些不明顯的暗點。在幼魚時期大多生活於較淺的水域,成長後會移居到較深處;喜歡在礁石與砂泥交界處活動;在本省各地的人工魚礁區有時可發現牠們成群結隊地出現,在礁區周圍的砂地上四處巡遊,以礁區的小魚、蝦等為主食; 通常單獨或小群數活動。可達70公分以上,通常在30~40公分左右。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延繩釣、手釣等漁法捕獲,屬於高經濟價值 的中大型食用魚,適合糖醋、紅燒或煮味噌湯,味道皆不錯。.
花石鱸【細鱗石鱸】俗名:加志。全省各地皆有,以南部及澎湖離島較豐。




難得一見的大黃魚〈台西近海,垂釣紅三牙與春子時被釣獲〉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南中國海、東海及黃海南部。台灣西部沿海偶可見。
目前市場上的大黃魚幾乎清一色都是由養殖場所養殖出來的,野生種已經不多見。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加入釣魚玩家(限中文用戶名[ID])
2

評分人數

    • 筏老大: 感謝分享積分 + 14 玩家幣 + 11
    • 便當: 積分 + 10 玩家幣 + 10

謝謝教導~

TOP

加志長大是不是叫包公啊.....搞不清楚!

TOP

加志長大是不是叫包公啊.....搞不清楚!
旱溪俊俊 發表於 2011-3-21 22:49

加志與包公不一樣。
~有關包公~
台灣常用的魚類俗名中,以「包公」為名的魚真還不少,似乎只要臉色比較黑的魚,都可能被叫做「包公魚」。
台灣近年人工繁殖成功的當紅「包公」有兩種,一種是石鱸科台灣原生種的「髭鯛」,另一種則是由大陸引進的同科魚種「隆背胡椒鯛」,兩種如今都是海釣池和海產店活體供銷的海鮮,外觀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石鱸科通常都有的厚嘴唇。因為魚苗取得容易,台灣沿海的野生髭鯛近年似乎也「曝光率」大增。
髭鯛也屬石鱸科魚類,離水後體色變黑,有人俗稱其為「包公」,喜好棲息在海底屬於沙泥質但有礁石或珊瑚礁的水域,以台灣西部、南部和馬祖近海較多,東北角以宜蘭大溪港以南較常見;近年人工養殖的頗多,髭鯛的肉質細嫩鮮美,且沒有暗刺,不論煮湯、油煎都適合
石斑魚所屬的鮨科,也有一種資深的「包公」,就是在水族館常見的六線黑鱸,六線黑鱸雖是石斑魚的一種,但其皮膚能分泌有毒的黑鱸素,所以不可食用。六線黑鱸雖常可在珊瑚礁或堤岸消波塊下釣獲,不過通常極少大到能引動食慾的體型。
1

評分人數

TOP

加志與包公不一樣。
~有關包公~
台灣常用的魚類俗名中,以「包公」為名的魚真還不少,似乎只要臉色比較黑 ...
黑鯛阿丁 發表於 2011-3-21 23:49



    真是深入精闢的解說,謝啦!

TOP

玩家有你真好~~如此精闢的解說想必很多釣友受惠了

TOP

感謝分享...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