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玩家FB社團、Line群組、Youtube頻道
返回列表 發帖
Facebook Plurk Twitter Google

溪流常見魚類介紹

以下是小弟整理出較常出現的幾種魚類資料
供各位大大了解與查詢用!
希望對各位有點點幫助喔


學名:Onychostoma barbatulum
命名者: (Pellegrin, 1908)
棲息深度:0 - 10公尺  
中文名:臺灣白甲魚  
科中文名:鯉科
最大體長:45~50cm
其他中文名:苦花、鯝魚、苦偎、齊頭偎、台灣鏟頜魚   
台灣分布:北部、中部、南部、東部   
棲息環境:純淡水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近於紡綞形,尾部側扁。頭寬廣而稍尖。吻短,圓鈍而突出;成魚吻端具多個堅硬的追星。口下位,口橫裂而寬廣,上頜前方吻褶發達,下頜有發達的角質邊緣,前緣平直而成鏟狀。具兩對短小口鬚,不易察覺。咽頭齒3列,齒式5.3.2-2.3.5。鰓耙數32-34。鱗片中等大,腹鰭基部具狹長的腋鱗;側線完整,略成弧形,側線鱗數45-47。背鰭最後一枝不分枝鰭條為光滑之軟條,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體呈銀白色,體背部為灰黃綠色,腹部淺黃至淡白色。體側及背部鱗片具新月形的黑點;背鰭鰭膜的末端有黑色的斑紋。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棲息於河川上游水質冷而清澈的水域,但對環境的適應力遠甚於冷水性之虹鱒。以落差稍大的河川較多,藏身於深潭或石縫間。以附著於石頭上的藻類為主食,也攝取小型之無脊椎動物。


學名:Opsariichthys evolans  
命名者: (Jordan & Evermann, 1902)
棲息深度:0 - 10公尺  
中文名:長鰭馬口鱲  
科中文名:鯉科  
最大體長:12~15cm     
其他中文名:溪哥仔(幼魚及雌魚)、紅貓(雄)、粗嘴仔、白哥仔、台灣平頜鱲、台灣鱲
臺灣分布:主要分布於西部地區,包括宜蘭、台北至苗栗一帶的溪流。        
棲息環境:純淡水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不分枝軟條)+ 8-9(分枝軟條);胸鰭1(不分枝軟條)+ 13-15(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咽齒式 5,4,1-1,4,5;側線鱗數 43-45;背前鱗數 16-18。體被有中大型圓鱗;側線完全。雄魚胸鰭延長,超過腹鰭起點;臀鰭鰭條延長,尤以前4根分枝鰭條為甚,雄魚可達尾鰭基部。體呈銀白色,雄魚體側具有明顯的11-14條青色亮橫紋,雌魚則為暗青色或略不明顯。雄魚吻部黑褐色;頭腹部、體腹部及鰓蓋部下方為橘黃色至紫紅色;背鰭鰭條黑灰色,末緣橘紅色;尾柄部及尾鰭呈黃綠色至鮮黃色;胸鰭橘黃色至鮮黃色;追星呈圓錐形,各自獨立。雌魚吻部淡灰色;頭腹部、體腹部及鰓蓋部下方為灰白色;背鰭鰭條黑灰色,鰭膜橘黃色,前方數鰭條可能偏紅;尾柄部黃綠色;尾鰭暗黃色;胸鰭白色。與粗首馬口鱲(Opsariichthys pachycephalus)的差異,可由背前鱗16-18(vs. 25-27)以及側線鱗數43-45(vs. 51-55)加以區別。與平頜鱲(Zacco platypus)的區別,在幼魚及雌魚階段不易靠外觀分辨,雄魚則可由(一.)胸鰭末端達腹鰭起點之後(vs. 不及腹鰭起點);(二.)體側橫帶明顯區分為11-14條(vs. 體側橫帶通常融合成塊狀斑,橫帶條數不易計數);(三.)追星呈圓錐形,各自獨立(vs. 部分追星基部融合而連成一線);(四.)胸鰭鮮黃(vs. 胸鰭偏紅)等特徵加以鑑別。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主要棲息在河川中游附近,主要活躍於水體的中上層,生性活潑,善跳躍,具群集性。雜食性,喜好捕食水棲昆蟲或刮食食頭上的藻類、攝食有機碎屑等。  


學名:Opsariichthys pachycephalus  
命名者: (Günther, 1868)
棲息深度:0 - 10公尺  
中文名:粗首馬口鱲
科中文名:鯉科        
最大體長:25~28 cm   
其他中文名:溪哥仔(幼魚及雌魚)、紅貓(雄)、苦槽仔、闊嘴郎、粗首鱲   
台灣分布:北部、中部、南部、恆春半島、東部[臺灣特有種]   
棲息環境:純淡水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腹部圓,無肉稜。頭較大。吻略突。眼中大,上位。口斜裂,上頜骨末端可達眼中部下方,雌魚口裂稍大於雄魚。無鬚。體被中小型的圓鱗;側線完全而向下彎曲,側線鱗數51-55;背鰭前鱗25-27。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腹鰭 1(不分枝軟條)+7-8(分枝軟條);成熟雄魚的臀鰭明顯延長,末端游離呈條狀。體背側灰綠色,體側及腹側銀白。雄魚體側的有12-15條具藍綠色光澤之橫帶,幼魚及雌魚不顯。雄魚背鰭及臀鰭鰭條具黑色條紋,頭部下部呈橘紅色,胸鰭及腹鰭呈橘紅色到淺黃色;雌魚皆偏灰白色。繁殖期時,雄魚有追星出現。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喜好棲息於河川的中、下游及溝渠中水流較緩的潭區或淺灘。幼魚為雜食性,以藻類、水生昆蟲及有機碎屑為食;成魚為偏肉食性,以水生昆蟲、小魚及小蝦等為食。在繁殖季節,常可看到雄魚追逐雌魚的求偶行為,雌魚大多在黃昏時後於緩流的淺灘處進行產卵。
  

學名 :Acrossocheilus paradoxus     
命名者: (Günther, 1868)
棲息深度:0 - 10公尺  
中文名:臺灣石賓
科中文名:鯉科     
最大體長:20~30 cm   
其他中文名:石斑、九斑、石賓   
台灣分布 北部、中部、南部、東部[臺灣特有種]   
棲息環境:純淡水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腹部略圓。頭中大而尖。吻圓鈍而前端稍突出。口略寬,位於吻位下位,成圓弧形。唇稍厚,上唇包住上頜,下唇則與下領前端分離,左右的唇褶略有間隙。咽頭齒3列,齒式5.3.2—2.3.5。有鬚2對,頜鬚略長於吻鬚。體被圓鱗;側線完整而沿體側中央直走;側線鱗數39-42。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臀鰭 3(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雌、雄魚的吻部皆具追星,但雄魚的體型較小;雌魚的臀鰭較雄魚略為尖長。體呈黃綠色,腹部略白,體側具7條黑色橫帶,尤以幼魚最為明顯,成魚體色逐漸變暗,橫帶亦漸不顯,如死亡後,體色變化甚大,斑紋亦不清楚;背鰭及臀鰭鰭膜淡黃色而具數條黑褐色橫斑;胸鰭、腹鰭及尾鰭淡黃色。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喜歡棲息於水流湍急、較高溶氧的溪流及較清澈的深潭底層中。成魚白天較常躲藏於石縫之中,夜間才出來覓食,幼魚則終日在沿岸、石頭間或岩壁上穿梭覓食。雜食性,主要攝食石頭上的藻類及水生昆蟲。


學名:Spinibarbus hollandi     
命名者: (Oshima, 1919)
棲息深度:3 - 20公尺  
中文名:何氏棘鲃  
科中文名:鯉科   
最大體長:60~70 cm  
其他中文名:梗仔、留仔   
台灣分布:北部、中部、南部、東部[臺灣特有種]     
棲息環境:純淡水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身體延長,前部略呈圓筒狀,後部稍側扁,腹部圓。頭中大而稍尖。吻鈍而突出,成魚之吻部更為突出。口稍斜裂,上頜齒末端達眼之前緣。有鬚2對。咽頭齒3列,齒式5.3.2-2.3.5,側扁呈梳狀,齒面狹凹有溝紋,左右不對稱。體被大型圓鱗,側線完整,前端略為下彎;側線鱗數26-28。背鰭前方有一根平臥而埋於鰭片下之硬棘,棘的前端突出於表皮;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臀鰭 3(不分枝軟條)+ 5(分枝軟條)。體背側青灰色,腹部銀白色。體側鱗片基部有一黑斑。幼魚之背、臀及尾鰭末緣稍黑,成魚漸淡;胸及腹鰭則略帶橙紅色。成熟雄魚具追星,有時雌魚亦有。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喜歡棲息於水流稍急、河底為礫石之河段,性活潑,而善跳躍,以水生昆蟲、小魚、蝦、藻類和水生植物碎屑為食。


學名: Distoechodon tumirostris     
命名者: (Peters, 1881)
棲息深度:10 - 20公尺  
中文名:圓吻鯝
科中文名:鯉科      
最大體長:35~40 cm  
其他中文名:憨魚、甘仔魚、鯃魚、阿嬤魚   
台灣分布:北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側扁,尾柄較長。頭小,吻鈍。眼小,吻長大於眼徑。口下位,橫裂,下頜前緣具有發達的角質層。咽頭齒2列,6.(2)3-2.6。鰓耙數90-100。無鬚。體被細小的圓鱗,腹鰭基部有一狹長的腋鱗;側線完全,沿體側中央略下彎而延伸至尾柄中央,側線鱗數66-74。背鰭前鱗30-32。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 3(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體背側呈灰黑色,體側和腹部銀白色。胸鰭和尾鰭為淡黃色,尾鰭的邊緣微黑。胸鰭和腹鰭有時呈橙黃色。成熟雄魚的頭部及胸鰭有顯著的追星。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喜歡棲息在河川或湖泊的中下層水域,常會成群游動,具群聚性。利用下頜刮食附著在石頭上的藻類,成長速度較為緩慢。


學名: Plecoglossus altivelis altivelis     
命名者: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棲息深度:1 - 10公尺  
中文名:香魚
科中文名:胡瓜魚科      
最大體長:60~70 cm  
其他中文名:年魚、香魚   
台灣分布:北部、中部     
棲息環境:純淡水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稍側扁,略呈紡錘狀。頭小。吻中長,向前傾斜,而形成吻鉤。口裂大;上頜末端有一枚向下彎曲成鉤狀的門齒,上下頜另具寬扁之板狀細齒。體被極細小之圓鱗,側線沿體側中央直走。背鰭位於身體的中央,起點在腹鰭起點稍前,在靠近尾柄處另有一小的脂鰭;胸鰭狹長;尾鰭分叉。體呈橄欖綠色,腹部為白色,新鮮魚體的胸鰭後方,有一個鮮黃色斑塊,當魚受到驚嚇或死亡時,黃色斑塊則會變得非常暗淡。   
棲所生態:
典型的河海迴游魚類。喜歡棲息在清澈乾淨的冷水溪流或湖泊。可分陸封型,即終生在淡水中生活者,可產卵2-3次,年平均壽命2-3年;降海型,在每年秋冬之際會順流到河川的下游地區產卵,產卵完後大部分的香魚就會死亡,其壽命約1年,故有「年魚」之稱。孵化後的仔魚會游至河口地區棲息,而後隨著成長的各階段,小魚會順著河川逆流而上。成長後的香魚會以附著在岩石上的藻類及水生昆蟲為食。具強烈的領域性,強壯的成魚會佔領一塊長滿藻類的大礫石,不准其它的香魚靠近,如果有外來的香魚侵入其領域,則會用身體去撞擊外來的香魚,將其趕出領域範圍。


學名:Candidia barbata   
命名者: (Regan, 1908)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臺灣鬚鱲   
科中文名:鯉科     
最大體長:20~30 cm   
其他中文名:一支花、山鰱仔、台灣馬口魚、馬口、台灣馬口鱲、台灣縱紋鱲、豆仔魚(台東)   
台灣分布:北部、中部、南部、恆春半島、東部[臺灣特有種]   
棲息環境:純淡水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腹鰭基部後方具不完全的腹稜。頭中大。吻略短。口端位,口裂中大,向後達眼前緣下方;口裂末端有一對細小的紅色觸鬚。成熟雄魚的上頜較為前突,且略呈鉤狀。體被細小圓鱗;側線完整,由鰓蓋的上緣向腹側明顯下彎呈弧形;側線鱗數54-57。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 3(不分枝軟條)+ 7(分枝軟條);臀鰭 3(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體背側呈灰褐色,腹部灰白,體側自前鰓蓋的後緣至尾鰭基部有一極為明顯的藍黑色縱帶;成熟雄魚的吻部有極為明顯而尖銳的追星,其頭部下側、腹部、胸鰭及腹鰭均呈鮮紅色;雌魚的體色較淡;各鰭微黃至白色。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喜低溫而清澈的水域,游泳能力強,多棲息在河川中、上游及支流。其族群大多喜好在潭尾、潭邊的淺灘以及潭頭較緩流處活動;稚魚則會成群地聚集在溪流兩岸的緩流處覓食。雜食性,極為貪食,有時體型會變的極度肥胖。


以上資料經小弟使用網站查詢所得
http://fishdb.sinica.edu.tw/chi/home.php
如有誤望各位大大見諒了!
就介紹以上幾種魚類了...其它漏掉的就不多加介紹了
如有不清楚或想更了解其他魚類也可以去查詢看看喔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加入釣魚玩家(限中文用戶名[ID])
2

評分人數

    • 青鳥: 有你真好積分 + 15 玩家幣 + 15
    • 便當: 感謝分享積分 + 10 玩家幣 + 10

感謝詳細介紹

TOP

阿棋大真的是好啊
詳細的介紹溪流魚種
玩家有你真好
沈浸搏魚樂 徜徉自然中 人生大享受~~

TOP

回復 2# 蘆洲林


    感謝蘆洲林大大賞文喔

TOP

回復 3# 蔡家興


    蔡大大您客氣了
這對您來說再熟悉不過的了

TOP

阿棋 感謝那麼詳細的介紹

TOP

回復 6# 陳生


    感謝陳生大哥賞文喔^^~

TOP

回復 1# 新竹阿棋

感謝"新竹阿棋"為釣魚玩家再度貢獻心力查找並整理出溪流中常見魚類資料

先前對哪些魚僅一知半解,今日拜讀您對溪流魚兒介紹,讓我豁然開朗
   

TOP

感謝阿棋哥的詳細介紹....
苦花我也有在釣..只是中部溪流的苦花
真的是越來越少了...除了大甲溪以外.
其它溪流的族群已經不多了..
有機會的話真想去北部的溪流看看..

TOP

平颌鱲因別稱太多 近年已正名為長鰭鱲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