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玩家FB社團、Line群組、Youtube頻道
返回列表 發帖
Facebook Plurk Twitter Google

池釣的拋投法

下拋投-這些林林總總的拋投方法當中,下拋法要算是最細膩、斯文的一種,餌團與鉛錘落水無聲無息,簡直可用「輕輕放入標點」來形容,當然,餌料並不與水面直接拍擊,即使鬆、軟、擴散性佳的餌類,也沒有解體之虞,所以吃香得很,這也難怪東瀛釣客總是喜歡用它來對付池釣最龜毛的鯽魚。
下拋法其實是由側拋法演變而來,方法簡單,但它亦忌諱風勢強勁的釣場,原因是線組很容易因強風而偏離標點;另外,最好使用固定式鉛錘,即使採用活動式鉛錘,也應將之固定,免得拋投時受離心力影響,鉛錘撞擊防纏環,導致餌團「震」垮。
下拋投法線組貪不貪線都無妨,阿本仔釣「短」,喔,我是說他們習慣採「盤坐」的姿勢下竿,受到姿勢的限制(避免線組太長而與地上物糾纏),母線設計大多與釣竿等長,反觀台灣人比較「長」,那是因為大家習慣坐在冰箱上,那種高度正好可以延伸母線而不致糾纏;至於握竿方式不妨參照前文。
由於斷線機率小、又沒有餌料上的限制,所以無論是糊餌、粉餌、蟲餌,都容易操作,對戰力提升不無幫助,垂釣空間也較不受限制,諸如職業魚池、鯽魚池、鯉魚池、福壽魚池、野塘、大埤、水庫等等,都可輕鬆勝任;不過須注意的是採用貪線釣組時,搏魚路徑較遠,相對的「時效性」也較差,總的來說,此法尚不失為一種「穩重」的拋投方式。
迴旋拋投-這種拋投大約是早期幾種當中碩果僅存的其中一種方式,釣組可以藉著釣竿迴旋產生的「離心力」,將餌帶到欲抵達的標點,即使母線貪出釣竿三、五尺,還是不足構成影響垂釣時的拋投,也就是說,這種拋投法可以讓標點的範圍更加寬廣,尤其當釣座正上方有障礙物、垂釣水域風勢很大或者魚群受到驚嚇而集中在池中央時,這種方式頗能發揮特長;尤其許多人喜歡使用超長母線,其優點是即使大魚粗莽的竄泳,釣線還不致於馬上斷毀;這也難怪這麼古早的拋投法,至今依然盛行,果真應驗了那句--「歷久彌新」的說法?喔不不!是好是壞請看完下一段再下定論。
雖然有「標點範圍延伸」的優點,但必須考慮的因素還很多,比如:
1. 竿身的調性必須夠硬、夠挺,否則就算您使勁揮舞、轉身三百六十度,釣餌落下的標點恐怕還不是您所預期的。另外,竿身、釣線都長,搏魚過程難免浪費時間,享受快感還可以,時效性則太差。
2. 無論竿長若干,竿身的重量必須輕巧,最起碼應該讓單手足夠負荷,否則必須雙手吃力揮舞釣竿,活像是耍「武士刀」那種張牙舞爪、殺氣騰騰的模樣,與釣魚乃「修身養性」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馳。此外,標點遠則視力損耗多,若魚兒就餌程度兇猛自然不礙事,萬一龜毛時,恐怕討不了好處。
3. 釣餌的「鬆黏度」必經得起重勁拋甩,否則釣餌與水面的撞擊即可能馬上分崩解體;反之,經得起考驗的釣餌擴散、誘魚效果必然「值得懷疑」,所以此法所搭配之釣餌不外蚯蚓、田螺、家禽內臟、牧草心及麥片等誘效不佳的居多,與正統池釣餌料相去甚遠。
4. 運用這種拋投方式必須有較大的轉寰空間,除非魚池或垂釣水域非常寬敞,否則這款方式極具「殺傷力」,倒不是擔心釣竿折損,而是萬一迴旋空間過大,鉤尖正好扎到親朋好友,那……還好;傷到凶神惡煞,恐怕還會惹來殺身之禍。
5. 此方式之拋投,是體力嚴苛的考驗。如此形容可能會令閣下有些「霧煞煞」,再說明白一點好了:為了避開周遭的障礙物,釣者必須把「重心」往上挪,也就是說站起來迴旋拋投會比較輕鬆自如,試想:每次拋餌就必須站立、坐下一次,不腰痠、背痛、膝蓋發麻才怪,嚴重一點導致痔瘡發作也不無可能。
6. 因釣竿沈重而易生運動傷害。池釣鯽魚的握竿方式算是最標準的模式,如附圖所示----「手心朝上」,只要握竿的手掌微揚,便能完成揚竿動作,反觀沈甸甸的釣竿迫使握竿姿勢改成「掌心朝下」,兩者差別是後者的揚竿力道較不容易控制,手腕也較容易受傷。
歸納以上數點理由,它較適用於大型水域,諸如釣烏鰡池、弄窩釣福壽魚、大埤釣草魚與過去盛極一時的挫魚等;不過近年來釣魚工具的功能、技術相繼提升,大型水域的垂釣大都已由「車竿」直接取代,也因此這款拋投方式已經逐漸沒落。
過肩拋投-就觀點上來說,這種拋投和前述的迴旋招式非常類似,只不過前者路徑方向幾近,而後者卻是垂直的差別。這種拋投方式還有一個極為悚動的名稱----「天公破」,亦即釣組像流星一般畫過天際,它同樣也可以克服風勢過大及左右兩側的障礙物,將釣餌帶到距離最飽和的標點。
和前者不同的地方是使用過肩拋投比較輕鬆,定點投擲亦較為準確,尤其用於淺水域(魚族容易受到驚嚇的水域)、風大或者粗線細標時,非常管用;雖然動作很大(釣者必須挪動上半身配合拋投節奏),釣者還是可以「坐著搞」,喔?別想歪了!小弟的意思是採坐姿拋投,但缺點是侷限於軸心距離地面較近,母線頂多只能貪出三、四尺長度,亦即同樣的釣竿長度,標點範圍較前者稍小了些。此外,餌料的技術若無法克服,這款拋投方式同樣只能侷限使用不溶於水的蚯蚓、田螺、麥片之類的釣餌。
過肩拋投通常使用於長竿,雖可藉由雙手支撐釣竿重量,但握竿姿勢一樣是手心朝下,對於揚竿力道的掌控能力稍嫌不足,正如附表所示:增加標點距離與準確性都不錯,不過須強調的是餌拋得遠未必等於「就餌率高」。過肩拋竿最忌諱力道過猛,因為把竿尖狠狠地拍擊水面,正是釣竿的致命傷害傷害;這款拋投的「時效性」與「斷線機率」尚可,因此嚴格說來只適用於烏鰡池、弄窩挫釣、河床沈底釣等等。
側拋投-如果您玩過溪釣,對這種拋竿方式必定不會陌生,技巧簡單得很,利用釣竿本身的張力,繃緊釣組,就像弓箭一樣直接將釣餌「彈送」出去。
如果前面兩種拋用「重砲」(適用於十八尺以上長竿)來形容,側拋倒不如用「輕兵器」來比喻,最多僅適用於十五尺以下竿長(十八尺則勉強了些),雖然不能將釣餌推送到較遠的標點,不過浮標位置近,對訊號的判讀著實輕鬆不少。相形於前面兩種,側拋顯然斯文多了,正因如此,釣餌拍擊水面而致散落的情形較少發生,反而可以藉由餌料的鬆軟擴散效果,達到邊誘邊釣的目的。
池釣的訣竅在於講究標點,這款拋投方式讓餌料擲入邊點範圍的準確度很高,當然,風力不會將釣組颳偏是先決條件。至於貪不貪線倒是見仁見智,即使不貪線,也可藉由身軀前傾、持竿手臂伸直而達到貪線的效果。不妨藉此透露一個揚竿減少斷線的小訣竅:身軀(上半身)前傾,腰身放軟,將腳的膝蓋骨當作「支撐點」,手肘的關節骨正好越過並靠在膝蓋上,小手臂自然下垂,由置竿架來調整竿身斜度,使握柄正好在握取範圍,握竿時掌心朝上,記得拋出去的母線須繃直、竿尖入水,讓釣線沈於水表下(此舉是為了避免線浮在水面上而產生割線現象)。
閣下一定非常狐疑這麼痛苦的姿勢有啥好處?不妨告訴您:當魚訊發生時,釣者不必大動作揚竿,僅需以腕力輕輕提動握柄即可,由於這種姿勢已經失去重心,即使揚竿的勁道過大,釣線彼端的力量會將手腕關節拉直而抵消,所以能夠掌握在第一時間中魚卻不會因力道過大而立即斷線,尤其喜歡在深水域、用細子線、釣龜毛魚來營造個人成就感者,這種握竿方式非常管用。不過因身軀重心前移,長時間要保持如此垂釣姿勢則非常辛苦,必須忍受腰痠、脖子痛等種種的後遺症。
以上是小弟看到的文章,沒想到池釣連拋投都分那麼多種,看完之後發現我幾乎都是用上述中的『側拋法』,在此轉載分享希望對大大們有幫助。
發表作者 : 管理員
文章分類 : 釣魚相關文章
1

評分人數

    • 玥筱介: 無私分享積分 + 20 聲望 + 2 玩家幣 + 20
等待值得等待的

感謝分享喔

TOP

感謝大大的分享

TOP

感謝分享
http://www.wretch.cc/blog/qoo0857
這是我的無名

有空可以來逛逛^^

順便簽個名

TOP

感謝分享喔 !!

TOP

感謝分享!!

TOP

感謝分享...

TOP

感謝分享!!!
釣魚是休閒活動!!釣完記得垃圾要帶走!!謝謝各位!!我的無名有空來逛逛^^ http://www.wretch.cc/album/a0411226

TOP

感謝分享

TOP

感謝超級職業高手分享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