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玩家FB社團、Line群組、Youtube頻道
返回列表 發帖
Facebook Plurk Twitter Google

台西流溝的“老沙鮻”


圖一.今天早上被釣獲的老沙鮻〈多鱗沙鮻/多鱗鱚Sillago sihama〉
台灣產的8種沙鮻分布卻各自涇渭分明,一般以多鱗沙鮻/多鱗鱚Sillago sihama分布最廣,雲林台西、金湖、台子村、東石外傘頂洲……較常釣到的「燈管級」大沙鮻也以本種為代表,老成魚的體色會比較偏黃。
日期:2015/05/03〈農曆03/15〉時間:6-9時
釣場:台西流溝
釣組:5.5呎弄釣竿,7.5吋牛車輪捲線器,母線碳纖8號、6號子線碳纖,16號丸勢、使用三叉轉環綁雙鉤釣組,長子線80公分,短子線25公分,1.5~3兩中通鉛。
釣法:下錨弄釣法
釣餌:鬍鬚蝦〈採3尾貫串鉤法〉
※上述釣法、釣組與釣餌不適用於釣沙鮻
一.如何筏釣沙鮻?
筏釣沙鮻的釣竿,竿長5.5-6呎,以竿尾連接一截極軟的以實心玻璃纖維棒磨成俗稱「老鼠尾」的沙梭專用竿最理想;捲線器可用小型紡車式捲線器或牛車輪。
母線宜用3或4號碳纖線。釣鉤一般以8-10秋田狐鉤最常用;釣組的「絲柱」可用15磅尼龍硬線,長6呎即可,綁鉤子線可用8磅尼龍硬線,長15公分;魚鉤一般以子線在「絲柱」上每隔35到40公分綁一段,一共綁5段即可,間距不可太近,以免纏線。鉛錘宜準備1兩、1.5兩、2兩、2.5兩、4兩各兩枚,選用時視當天的海流而定。天秤以母線可以貫穿中央的「中空式」,或鉛錘可滑動的「秤桿式」最理想。釣沙鮻通常使用海蟲餌,通常一天準備4兩就夠了,購買時宜選小隻,但一定要新鮮,使用時剪成1公分長;此外,應另準備一只小圓盤,盤中放些米糠或鋸木屑,將海蟲置於其中,海蟲裹上米糠、木屑後取用時比較不會粘手。釣餌可先剪數十粒使用,其餘放入冰箱內,用時再取。
天候和潮水方面:釣沙鮻最理想的時候是晴天浪平水清的環境,其中以小潮的日子索餌最強。
二..多鱗沙鮻/多鱗鱚Sillago sihama之概述
俗稱:沙鮻、沙腸仔/kiss魚
生態習性:沿岸的小型魚類,主要棲息於泥沙底質的沿岸沙灘、河口紅樹林區或內灣水域,甚至淡水域。當遇到危險時會將自己埋藏在沙中。台灣分布於南部、西部、北部及澎湖沿海。主要攝食多毛類、長尾類、端足類、糠蝦類等。側線鱗數67-72,側線上至背鰭起點鱗列數5-6。頭部至體背側土褐色至淡黃褐色,腹側灰黃色,腹部近於白色。各鰭透明;背鰭軟條部具不顯黑色小污點;胸部基部無黑斑。

圖二..多鱗沙鮻/多鱗鱚〈圖片來源:http://ffish.asia/?p=none&o=ss&id=589

圖三. 如何辨識多鱗沙鮻/多鱗鱚〈圖片來源:台灣魚類學習知識庫〉
三.沙鮻科Sillaginidae簡介
分類:鱸形目鱸亞目沙鮻科
種類:全世界共有3屬25種,台灣現有1屬8種
生態:淺海沙泥底棲,卵生,肉食為主。
屬於底棲性魚類的沙鮻,以埋藏在沙泥中的小型多毛類(如沙蠶)、蝦蟹、端腳類、小魚或絲狀藻為食,所以頭部和吻部腹面的感覺器官特別敏銳。而且,牠的鰾和石首魚一樣,具有相當複雜的形狀構造。牠們的鰾位於腹椎下方,較靠近地面,因此躲藏於沙地中的獵物所發出的任何聲音或振動,牠都能偵測得到,就好比魚的另一雙內耳,有助於搜尋食物。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加入釣魚玩家(限中文用戶名[ID])
2

評分人數

    • 高雄阿文: 感謝分享積分 + 12 玩家幣 + 12
    • 青鳥: 感謝分享積分 + 12 玩家幣 + 12

感謝釣遊分享

TOP

感謝分享~已前彰化線西超多.隨便釣都有.環境都破壞了

TOP

回復 3# 彰化阿程
對阿!   現在很少了!!
  只剩下彰濱西提那裡偶爾還會有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