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4957
- 聲望
- 2
- 玩家幣
- 5399
- 閱讀權限
- 100
|
本帖最後由 打狗人 於 2010-12-14 22:18 編輯
煙仔就是鲣魚かつお-。
鲣魚,迴游性魚類,早年臺灣近海數量龐大漁民屢屢豐收因而價格低廉加上當年幾乎無冷凍技術可言,至市場已稍有腐敗發出腥味現象!
煙仔魚是臺灣早年一般百姓餐桌上常見食餚,通常以鹽塗抹煎熟,因稍有腥味顯少煮湯。
女人生產完作月子時一般都會吃麻油雞,而貧窮人家祇能吃麻油煙仔魚。麻油爆薑煮煙仔魚湯正好去腥煙仔魚營養價值不遜土雞,這就是早期臺灣人智慧了。
介紹給各位一道本土煙仔魚~
魚 黃春明 (節錄,欲拜讀大師全文請善用網路功能)
「阿公,你叫我回來時帶一條魚,我帶回來了,是一條鰹仔魚哪!」阿蒼蹬著一部破舊的腳踏車,一出小鎮,禁不住滿懷的歡喜,竟自言自語地叫起來。
二十八吋的大車子,本來就不是像阿蒼這樣的小孩騎的。開始時,他曾想把右腿跨過三角架來騎。但是,他總覺得他不應該再這樣騎車子。他想他已經不小了。
阿蒼騎在車上,屁股不得不左右滑上滑下。包在野芋葉裏的熟鰹仔,掛在車把上,跟著車身搖晃得相當厲害。阿蒼知道,這條鏗仔魚帶回山上,祖父和弟弟妹妹將是多麼高興。同時他們知道他學會了騎車子,也一定驚奇。再說,騎車子回到埤頭的山腳,來回又可以省下十二塊的車錢。這就是阿蒼苦苦地求木匠,把擱在庫間不用的破車,借他回家的原因。
沿路,什麼都不在阿蒼的腦裏,連破車子各部份所發出來的交響也一樣。他祇是一味地想盡快把魚帶給祖父。他想一見到祖父,他將魚提得高高地說。「怎麼樣?我的記憶不壞吧。我帶一條魚回來了!」
「阿蒼,下次回家來的時候,最好能帶一條魚回來。住在山上想吃海魚真不便,帶大一點的魚更好。」
「下次回來,那不知道要在什麼時候?」
###########################
1973年臺灣本土作家黃春明這一篇《魚》入選臺灣國民中學的國文課文。《魚》是異數!雖然被中國文化排擠成列為看看就好的文章,但總算臺灣學子看到了本土文學。
黃春明藉由廉價的鲣魚描寫生活在山上長年吃不到魚的臺灣人民,在平地煙仔魚已稍有腥味更何況蹬自行車帶煙仔魚回到山上!煮熟後的煙仔魚滋味與阿公滿足的笑容是要用心去體會的。
好的文章像冰山,讀者看到的是露出海面的小部分。冰山之龐大作家磅礡文思是要用心去體會的。
ps:現在煙仔魚價格與鮪魚等同非中國走私或正式進口海產可比 |
-
3
評分人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