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6682
- 聲望
- 0
- 玩家幣
- 4687
- 閱讀權限
- 130
- 來自
- 台南/官田
|
本帖最後由 胡角 於 2012-3-19 23:43 編輯
回復 25# 豬頭大
學名 Nematalosa japonica
by: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
命名者 Regan, 1917 棲息深度 0 - 20公尺
中文名 日本海鰶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鯡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097 Clupe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日本海鰶
模式種產地 Inland Sea of Japan 觀賞魚類 否 俗名 扁屏仔、油魚、海鯽仔、日本水滑、土黃( 澎湖 )
世界分布 日本至南中國海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澎湖
最大體長 19 cm 棲息環境 河口、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同種異名 Spratelloides japonic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鱘形目;海鰱目;鯡形目及鼠鱚目(張, 2001) Regan, C. T. 1917 Whitehead, P. J. P.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張世義 編著 2001
典藏標本 ASIZP0054607. ASIZP0059844. ASIZP0065155. ASIZP0070814. ASIZP0070816. ASIZP0700352. ASIZP0800842. ASIZP0804816. ASIZP0804817. MTP0167. NMMBP02976. NMNSF01253. NTUM07983. NTUM07984. NTUM08651. SU7284.
典藏基因 [2008-03-25,Kui-Ching Hsu,COI,100%]
英文俗名 Japanese gizzard shad; Japanese threadfin bream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長卵圓形,側扁,腹緣具鋸齒狀的稜鱗,16-19+13-16個。
頭中大。
吻短而鈍突。
眼側位,脂性眼瞼發達。
口下位,平直;無齒;上頜突出於下領,上頜骨末端向下彎曲,向後延伸至眼前緣下方。
鰓蓋光滑;前鰓蓋骨下支上方有三角形之肌肉。
體被橢圓形圓鱗,鱗片後緣之具鋸齒狀,縱列鱗48-50;背鰭前不具中線鱗;胸鰭和腹鰭基部具腋鱗。背鰭位於體中部前方,具軟條17-18,末端軟條延長如絲;臀鰭起點於背鰭基底後方,具軟條21-23;腹鰭軟條8;尾鰭深叉。
體背部綠褐色,體側下方和腹部銀白色;鰓蓋後上方具一大黑斑,其後有數列黑色小點狀縱帶。背鰭、胸鰭、尾鰭淡黃色;餘鰭淡色。
棲所生態 沿近海中底層洄游性中小型魚類,有時會進入河口域、半淡鹼水之河川下游、內灣或潟湖區內產卵。群游性。以浮游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東中國海、臺灣至南中國海、香港等。臺灣分布於南部、北部、西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本種魚產量並不大,常混於流刺網漁獲中,可生鮮、乾製或醃漬出售。主要漁法為流刺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