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玩家FB社團、Line群組、Youtube頻道
返回列表 發帖
本帖最後由 極速掛底 於 2009-9-5 02:00 編輯

小弟再提供一些釣竿生產程序資料^^
摘錄本刊(釣魚人雜誌)第1312期----『從一根釣竿看世界』作者︰左承偉

很多釣友釣齡雖長,但對於釣竿是怎麼製作的卻毫無概念;坊間更充斥不少釣竿在選材、製作及流程上不甚正確的說法,因此對於釣竿價格的評斷、品質的良窳,難 免衍生偏差的認知,本文透過基本的生產程序,引領您進入生產釣竿的世界,讓您在搏魚之外,對於隨您南征北討的傢俬們,有更深刻的認識!
常會聽一些釣友說我買了一支﹁手工﹂碳纖竿,或者某名廠的碳纖竿都是手工云云……。換言之,如果有所謂﹁手工﹂碳纖竿的話,那就應該有﹁機器﹂碳纖竿囉!可是使用機器生產佔多少比例叫手工竿?反之,又多少比例應該稱為機器竿?相信這絕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有趣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不論材料,僅依生產程序或使用機器的程度來說,其實所謂的純手工竿應該只有竹製釣竿,尤其是日本系統的和竿。或許有讀者會問,那西洋人 用的竹製西式毛鉤竿呢?其實它們基本上也算是手工竿,只不過這幾年因為生產的效率與需求,漸漸已有部份過程採取自動化機器生產,但總體而言,它還是比較接 近『純』手工竿。
如此一來,手工碳纖竿又是啥呢?事實上幾經訪談,才知道不少聲稱手工竿的製造者、擁有者,原來是指釣竿上的絲導環、捲線器座、握把……等附屬配件以手工組 裝,但是若仔細了解釣竿生產程序的話,您就會發現這個部份竟然僅佔了整個生產程序的十分之一不到,因此我們還是來看看釣竿是怎麼生出來的吧!

釣竿生產的程序︰

前段點出一個問題,對玻纖、碳纖竿來說,釣竿的製造過程中幾乎絕大部份都是手工,或說根本離不開手工。雖說成型的過程中機器的運用不可或缺,但人工的比例卻也是全程參與,甚至在許多過程中,機器僅是輔助之用。因此,本文就將釣竿生產程序僅就大原則的步驟做概略性報導。

一、設計︰
這是釣竿製造的起始,也可以說是決定這支釣竿作何種用途的濫觴。一般來說,具備良好開發技術的廠商,因過去製造釣竿的經驗充裕,故可依竿子所需的類別、調性、長度等條件,設計出模具,以符合其需求的漸縮比、內徑等。(以下略)

二、裁布︰
當模具製作完成後,下一個步驟便是裁布。一般而言,裁布之前已先設計過未來所需纏繞的層數,而這個層數有時不僅每節均不相同,甚至在同一節裸竿上,也會出 現層數不同或特別補強的需求,因此在經過計算後,才進行裁切。至於形狀,一般多為梯形,但也有為了補強所需,衍生其他多邊型。

三、燙接︰
目前的碳纖布皆已預先做單面黏膠塗佈,製造者只要將裁切好的碳纖布其中一邊,以預熱後的熨斗熨在模具上,便完成此步驟。乍看並之下似乎相當簡單,但是對於接下來捲製裸竿的過程將會有決定性的影響。...(以下略)

四、捲製︰
完成燙接後,緊接著就要進入捲製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捲製裸竿」的簡稱,到了這兒,釣竿的雛形已經漸漸浮現。一般捲製釣竿時必須依賴一種機器,英文稱其為 Rolling Machine,中文譯為捲製機。簡單地說,將已燙接於模具的碳纖布,一同放置機台上,接著機台上方會有一個壓力平台降下,當適度加壓後,下方的機台便會 像操作者的前方滑動,藉以使被夾兩平台中間的模具開始滾動,並將碳纖布捲於模具上。
...(以下略)

五、纏帶︰
捲製完成後,您可以看到碳纖布像蛋捲一樣,捲在模具的外面,由於先前塗佈於布上的黏膠,並不會馬上乾燥、固化,甚至還會在還沒完全乾燥的這段時間中,可能發生布層間的剝離現象,因此得依賴另一項動作將甫成型的竿胚加強黏著,而這個動作就稱為纏帶。
纏什麼帶、怎麼纏呢?將先前捲製完成的裸竿(連同被包覆的鐵芯),一起放在纏帶機的夾具中,纏帶機的外型有點像車床,簡單地講即有一個夾具夾住模具的一端,並且可以旋轉,而此時再將專用的膠帶黏貼此端,當機器轉動時,膠帶便向另一端螺旋纏去。(以下略)

六、固化︰
完成纏帶步驟後,這些半成品便要進入烤箱加溫。放入烤箱加溫,當然是希望以一個較高的溫度環境,幫助碳纖布層內的黏膠融化,並充分黏妥每一布層後,再滲入 纖維強化結構。一般而言,技術優良的廠商會選擇控溫穩定的烤箱,並使其存放於攝氏一百二十五度到一百三十度之間兩小時左右。...(以下略)

七、脫模︰
取出的竿胚由於仍然附著於模具之上,所以還得將其分離,以完成接下來的加工過程。因此必須將這些含模具的竿胚,置於脫模機上,將模具取下,迨一一取下模具後,再將先前為了固化所纏在外層的膠帶取下,即完成該步驟。

八、裁斷︰
由於裁布及捲製裸竿時,頭尾都會預留一段,以避免誤差或方便加工,因此到了這個階段,便要依照原本設計的尺寸,將多餘的部份切斷。...(以下略)

九、研磨︰
事實上碳纖維的表面是有一些粗糙的,不僅模起來不甚舒服,也不甚美觀。因此為了增加商品力,通常會將其表面做研磨處理,以方便加工及增加未來塗裝的效果。
裁切好的裸竿必須要先以補土塗抹均勻,再放置在研磨機上並使其旋轉,這時再以人工的方式,持砂布將多餘之補土磨去。當然所選擇的補土,並非是一般做模型、油漆粉刷的補土,因為它必須要符合釣竿時常彎曲的特性,具備一定的彈性與韌性。

十、塗裝︰
塗裝這個過程對釣竿來說,當然是不可或缺的錦上添花,其程序相當繁複,視需求而有不同。一般來說,由於碳纖布是接近黑色的深灰色,因此若要製作淺色的竿 子,必須先以白色底漆將其打底,再將所需的顏色一層層地著上,只不過釣竿上漆並不是用刷子塗刷,而是以抽漆方式完成。所謂抽漆...(以下略)
除了抽漆外,還有些特殊的塗裝效果,如噴漆、抽竹紋漆、貼具備花紋、文字的貼紙等……,則要視釣竿的訴求與性質而定,不過當然越多色澤或特殊花樣的釣竿,由於加過程較多,當然也就比較貴。

十一、組合︰
接下來許多零件的組裝,則要視每種釣竿的機能不同而有所改變。譬如裝尾塞、導環、捲線器座...(以下略)
1

評分人數

    • 天空: 無私分享積分 + 5 玩家幣 + 5
http://tw.myblog.yahoo.com/jw!wmP4SySBR0Yu4UOlUDJ8Xxjn沉默釣手...靜靜的...靜靜的.....靜靜的小小格~

TOP

釣竿硬度應該是多少才好(轉貼台灣釣魚人)
這應該以兩個層面來講,含量百分比是指碳纖維布及其每一夾層所含樹酯含量之百分比。
(通常竿壁均以多層碳纖維布合成,每個層面均以樹酯膠合並利用其物理特性,以達竿身彎曲時所需的位移活動力)。另一方面是指碳纖維布的強度而言,其強度是 指每平方英尺所受拉力的PSI值(歐美廠商)而非剪力!通常碳纖維布所承受的剪力值都非常弱!(所以單一根碳纖維絲很脆弱一折就斷)當竿身彎曲呈拱形時其 上方為張力面也就是承受拉力方(碳纖維布藉編織來分散受力),下方為推擠力量也就是壓力方。(碳纖維布受壓強度雖不如拉力值強但比剪力值大得多)因此並非 剪力來彎曲竿身。
而以GAMA磯竿為例,竿身共有5層碳纖維布組成,每一層均以不同碳纖維布強度組成以應付不同的竿身繞度受力。
而碳纖維布品質並不完全在於含碳量多寡,最重要是其碳纖維絲製程後所產生之品質優劣及碳纖維布生產過程纖維之完整性(有無斷裂及斷裂數量多寡和位置)及密度和均勻度而言。
舉個例子!一支釣竿所用的碳纖維含量高達99.8﹪,其所指是為整支竿子扣除附屬配件及外層塗裝,竿身之結構體用含碳纖維布量達99.8﹪(先不管用每平 方英尺所受拉力PSI值多少的碳纖維布),剩下的0.2﹪為每層碳纖維布之結合樹酯,但若其所用的碳纖維布品質不良如上所提,那它所能成擁有的釣力值必定 較少!
因此一支好的釣竿要視其用途(對象魚及因應所需的設計)、用料的好壞、製程品管的控制(如過節平順)、塗裝等。
至於因對象魚應所需的設計又有太多的不定因素及考量在此先行打住。
小舉一個例子!如重磯竿或者是石鯛竿,其含碳量又不能太高
1

評分人數

    • 天空: 無私分享玩家幣 + 10
http://tw.myblog.yahoo.com/jw!wmP4SySBR0Yu4UOlUDJ8Xxjn沉默釣手...靜靜的...靜靜的.....靜靜的小小格~

TOP

8# 蔡東良
coco可能要準備些?不然一進大間釣具店可能又要加碼。
選中價位(1.5~2.5萬)或頂級(2.8~4.3萬)的磯竿真的不要急,
入秋後磯釣用品陸續會有新款上市或特價,
國外廠牌一般都以S.D.G為主。初期應急可以選擇 ...
老傅 發表於 2009-9-5 23:42



國內上興的戰x磯,小弟覺得還不錯,因為它是仿s的小白(因為小弟也有敗一支用看看^^a)
戰x磯的龍鳳尾做的蠻穩靠的,價位約在7xxx左右,讓蔡兄參考一下^^
不過一但進入磯釣的世界以後.....
通通都要摳摳>_<
請做好心理準備喔^^
http://tw.myblog.yahoo.com/jw!wmP4SySBR0Yu4UOlUDJ8Xxjn沉默釣手...靜靜的...靜靜的.....靜靜的小小格~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