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12386
- 聲望
- 23
- 玩家幣
- 12019
- 閱讀權限
- 100
|
加志又稱為雞志,被釣友習稱為“加志”的魚類計有8種之多,牠們分別屬於石鱸科的一.胡椒鯛屬6種,二少棘胡椒鯛屬2種。胡椒鯛屬(Plectorhinchus)之稚魚不但體色多變和成魚不同,當稚魚,中成魚被釣獲時,往往被誤認為牠種魚類,且多種“加志”的成魚其外觀、形態又極為接近,在混淆不清又無法辨識的情況下,只好將牠們統稱為“加志”了。
〈一.〉加志的種類與溉述
※文字來源:節錄台灣魚類資料庫。圖片來源:日本釣魚及他國魚類介紹網站
1胡椒鯛屬6種
1花尾胡椒鯛Plectorhinchus cinctus俗稱:加志/黃斑石鯛/花軟唇
形態特徵:體側具3條斜帶:第一條由頭部橫過眼部而斜向口角;第二條由背鰭起始部斜向後方至臀鰭基底;第三條由背鰭第III-VI棘下方斜向後方至尾鰭基部。體背側散布許多黑色小點,尤以後部為甚。背及尾鰭灰黃色且散布許多黑色小點。主要棲息於沿岸的岩礁區,分布深度在50公尺內的水域,在台灣的人工魚礁數量頗多。屬於肉食性的魚類,以甲殼類及小魚為食。每年的5-6月間為其產卵季。蚵棚釣場與河口區常釣獲,台灣西部、北部、南部及澎湖礁岩地區皆有分布。為高經濟價值魚類。
圖一.加志/花尾胡椒鯛
2暗點胡椒鯛Plectorhinchus picus俗稱:加志/花旦石鱸/暗點石鱸
形態特徵:幼魚和成魚在外觀上差異極大,幼魚時頭部及體側呈乳白色,具黑色眼帶及2條鞍狀斑,背、臀及尾鰭具黑色斑駁;而後慢慢成長至中成魚時,頭部及體側漸呈灰白色,頭部、體側及各鰭漸具黑斑;成魚時頭部及體側呈黃褐色,並密布黑色小斑點,各鰭具黑色斑點或斑塊。主要棲息於澄清的潟湖及向海之珊瑚礁區域。通常單獨活動,屬於夜行性動物,主要以小蝦、小魚、蠕蟲及無脊椎動物等為食。台灣各海域均見。屬於高經濟價值的中大型食用魚。
圖二加志/暗點胡椒鯛-成魚
圖三.加志/暗點胡椒鯛-幼魚
3斑胡椒鯛Plectorhinchus chaetodonoides俗稱:加志/厚唇石鱸
形態特徵:幼魚體色和成魚差異極大,幼魚體呈褐色而有大型白色斑塊散布其中,隨著成長,身體顏色逐漸淡化,至成熟後變成全身灰色,愈近腹部體色愈淡,體側且密布黑褐色點。主要棲息於乾淨的潟湖、岩礁及珊瑚礁區海域,水深在1-30公尺左右。通常單獨行動,晝間躲蔽於礁石突出處或洞穴中,夜間出外獵食珊瑚礁區的魚蝦貝類。台灣東部、北部及南部礁岩地區皆有分布。
圖四.加志.斑胡椒鯛-成魚
圖五加志/.斑胡椒鯛-幼魚
4黃點胡椒鯛Plectorhinchus flavomaculatus俗稱:加志/打鐵婆
形態特徵:頭及體側灰白色。成魚魚體呈淡灰藍色,頭部、體側、背鰭及尾鰭,散布著許多黃色的斑點;眼下之頰部鰓蓋有數道黃色縱帶,腹部為白色。主要棲息於沿岸礁區內外活動,亦發現於海藻床或沙地,通常單獨活動,以小魚、小蝦等為主食。台灣南部、東北部、北部及澎湖海域等均見。
圖六加志/黃點胡椒鯛
5胡椒鯛Plectorhinchus pictus俗稱:加志/花石鱸
形態特徵:本種魚的幼魚和成魚差異大,幼魚體側3-5條黑寬縱帶,成長至10-15公分體長,縱帶會漸窄且數目增多,成長至20公分以後,側帶逐漸轉變為金黃色斑點,密佈在體側,背鰭、尾鰭。在礁區內外活動,幼魚在沿岸較淺的水域生活,隨著體長成長而逐漸往較深的水域棲息。肉食性魚類,以礁區的小魚、蝦等為主食,通常單獨或小群數活動。肉食性,主要以底棲的甲殼類、魚類及貝類等為食。台灣分布於南部及澎湖等海域。
圖七加志/胡椒鯛-成魚
圖八加志/胡椒鯛-幼魚
6邵氏胡椒鯛Plectorhinchus schotaf俗稱:加志打鐵婆/灰石鱸
形態特徵:體呈灰色、銀白或灰褐色,腹面淡色;鰓蓋後緣灰色;口角紅色。幼魚通常具有窄而不顯之藍線。主要棲息於沿岸礁區、沙地及河口域等,甚至可進入淡水域,幼魚常出現於潮池。通常單獨活動,以小魚、小蝦等為主食。台灣南部及澎湖海域等均見。為高經濟價值魚類。
圖九加志/邵氏胡椒鯛〈圖片來源:http://greenriver58.pixnet.net/b ... -%E5%8A%A0%E5%BF%97(%E9%9B%9E%E5%BF%97)
圖十加志/邵氏胡椒鯛-口角紅色的特寫
2.少棘胡椒鯛屬2種
1密點少棘胡椒鯛Diagramma pictum俗稱:加志/雞仔魚/少棘石鱸
形態特徵:幼魚體上半部暗褐至黑色,由3或更多的珍珠藍縱帶區隔,延伸至尾鰭,体下半部則為黃色,背及尾鰭黃色而具黑色斑駁或縱紋,所有斑紋隨著成長而碎裂成圓形斑;長成後,體呈藍灰色,體側散布鮮黃至金黃色斑點,頭部有時會形成線紋,背側斑點有時呈暗色,口部則散布淡橘至紅色點,背鰭具黑緣,臀及腹鰭尖端黑色,尾鰭密布斑點。棲息於沿岸礁石區或珊瑚礁區或礁砂混合區,幼魚則出現於海藻床。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魚類為食。台灣南部、東北部、北部、小琉球及澎湖海域等均見。
圖十一密點少棘胡椒鯛-成魚
圖十二密點少棘胡椒鯛-幼魚
2黒鰭少棘胡椒鯛Diagramma melanacrum俗稱:加志/雞仔魚
特徵:身體,頭部,背鰭,尾鰭的背部有密集的小黑斑,背鰭附近散佈著白黃色的體色。棲息在沙底和周圍的珊瑚礁。台灣分布於東部、北部。
圖十三加志/黒鰭少棘胡椒鯛
〈二〉加志的釣場、食性、釣餌、漁汛期與釣法
1釣場;沿岸岩礁區的內外、離岸的礁岩地區、珊瑚礁區域或礁砂混合區、海藻床、人工魚礁、沉船、潟湖、蚵棚、河口區釣場。
2食性及釣餌:以底棲的甲殼類、小魚、貝類及小蝦、及無脊椎動物為食。釣餌以活蝦和小卷餌最佳
3漁汛期:每年4-7月
4.釣法:
〈1〉以魚訊的傳達方式可分為
A竿釣法
B手擒仔
〈2〉以載具與釣場標點的不同可分為
A船釣;搭乘海釣船至加志的棲息處來垂釣,常以放流釣法或下錨定點沉底釣法〈以裝南極蝦的誘餌籠釣組來垂釣〉。
B.舢舨、小船一支釣:常以放流釣法或頂流釣法來垂釣。
一支釣對象多為高經濟價值魚類。因為底部多亂石礁岩或障礙物或沈船,而加志、石斑、嘉鱲魚及笛鯛…等魚類多藏匿在此,漁民無法下網,故採用手擒仔或用船釣竿或較粗的魚竿等。類似一般船釣釣法,但另成一派系,
C筏釣:常以下錨沉底釣法,或將管筏繫綁於蚵棚上來垂釣。
D岸邊弄釣法、浮磯釣法或拋竿沉底釣法。
5.釣棚與晃餌之掌握
加志屬於底棲及下層魚類,釣棚從貼底到離底1公尺的範圍均為牠的索餌泳層。唯一要注意的是在晃餌過程中遇到底部有“礁”,一定要依 “礁” 的高度將釣餌快速提高來過“礁”以避免掛底,如“礁”的高度是3公尺,則將釣餌再提高3公尺。 |
-
2
評分人數
-
-
釣徒:
感謝分享積分 + 10
玩家幣 + 10
-
高雄阿文:
感謝分享積分 + 10
玩家幣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