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1057
- 聲望
- 0
- 玩家幣
- 1147
- 閱讀權限
- 50
|
本帖最後由 太平小陳 於 2014-5-29 01:08 編輯
中文名 革條副鱊 俗名 : 台灣石鮒、牛屎鯽、紅目魚代仔
形 態: 口小而位於吻端前下位,口角具鬚一對。身體側扁略成長圓形,背略高。側線完全而略向下彎曲成弧形。體色會因性別、季節而有所變化
生 態: 為表層性與亞底棲性魚種,會將卵產在河蚌的腮瓣上,可受蚌殼的保護,同時又能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主要以附著性藻類和水生昆蟲為食
分佈資訊: 台灣原生種, 臺灣目前發現於中、北部地區的平原河川,水渠、湖塘等棲地。由於平地不斷開發及棲息環境受污染,族群量不穩定,加上外來物種慈鯛科魚類鱧科的泰鱧和各種棄養的水族寵物的入侵競爭之下,臺灣族群有瀕危之慮,是需要保育之魚種。
棲所生態 初級淡水魚。喜好活動於清澈緩流區系與靜水域湖泊、池塘之棲地。偏肉食性,以水生無脊椎動物及有機碎屑為食。雄魚在爭奪交配權時,會具有強烈的領域性。{:形態特徵 背鰭2(不分枝軟條)+ 9(分枝軟條);臀鰭2(不分枝軟條)+10-11(分枝軟條);胸鰭1(不分枝軟條)+ 10(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 6(分枝軟條);咽齒式 5-5;側線鱗數 35-36。體形極度側扁,呈卵圓形。頭背側於項部後方略為凹陷。吻鈍圓。口小,次下位,具鬚一對。體被中大圓鱗,側線完全。體側灰銀白色,鰓蓋後方具一黑色圓斑或不顯,體中央具有一條較窄的藍黑色縱線延伸到尾柄,然後在尾鰭中央續接一條寬的黑色縱帶。雄魚的背鰭在透明的灰黑色緣下方,另具一乳黃色至橘黃色縱紋,臀鰭由外而內分別為透明緣、黑色帶、橘紅色帶與淡黃的透明帶:雌魚顏色淡,背鰭無明顯的橘黃色縱紋。此外,雌、雄魚眼上半部的虹膜皆為灰黑色。雄魚尾柄部呈橘黃色至橘紅色,雌魚淡黃色。繁殖期時,雄魚於吻部有明顯的追星。 |
-
1
評分人數
-
-
皮哥:
熱心回覆積分 + 8
玩家幣 + 8
|